《Vibe编程》阅读

9/29/2025 VibeAI编程cursor

# 《Vibe编程》阅读

# 提示词核心原则

  • 围绕“背景、目标、方式、限制”核心框架展开。

# 将提示词设计为有逻辑层次的模块组合

  • 包括角色、背景、任务和输出模块。
  • 参考LangGPT可以划分为:角色、简介、规则、工作流。
  • 角色:描述你的身份和技能
  • 简介:需要做的事情或需求,交代背景和要求。
  • 规则:明确指出任务执行中的具体要求或限制,通过添加这些约束,是输出更贴近实际需求,避免生成超出范围或不适用的方案。比如:使用 Tailwind 构建UI界面,使用 React 前端框架编码等。
  • 工作流:将需求拆解为具体的步骤,对步骤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。

# 项目规则

  • cursor.directory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awesome CursorRules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手动创建,使用 Cursor 的 Generate Cursor Rules
  • 一些特殊的规则,需要手动录入,比如:
    • 组件必须创建在 src/components目录下
    • 所有图片引入的地方,需要对图片使用 buildImageUrl 方法包裹
    • 不需要安装依赖,将依赖写入package.json
    • 不需要编写单元测试和示例代码、使用文档,聚焦在功能开发上

# AI友好的技术栈

  • 以前端为例:Tailwind CSS 优于原生 CSS,less;TypeScript优于JS;React,Vue优于原生JS + html;GraphQL 优于 Restful API
  • 移动端开发:RN + TS

# 问题

  • 生成的代码在隔离环境中运行正常,在系统层面集成时候可能失败,可能存在性能瓶颈、架构冲突、违反编码规范。
  • 生成面条式代码,可维护性较差,缺乏抽象、模块化和可重用结构,代码是一坨。
  • AI会优先考虑快速生成,解决眼下的问题,缺少长期规划,会加速技术债积累。
  • 缺乏对整个代码的了解,有些代码是二方包或者三方包,一些功能会重复实现,导致重复代码增多,代码冗余、臃肿。可能针对同一个功能,会生成多个不同的版本,缺少对代码的复用和抽象能力。
  • 不理解特定行业规则和法律合规的话,存在安全风险
  • 对算法性能陷阱。